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:
|
|
一、 拼音:
1、知识点: 23个声母、24个韵母、16个整体认读音节、四个声调。 知道拼音的用法,声母加韵母的组合,知道声调的标法,知道标在哪个韵母上 (标声调口诀:有a找a;无a找o、e;i、u并列标在后),知道哪几个声母和韵母 放一起 有特殊的要求。例如j、q、x、y和ü拼要去掉两点。 |
|
2、掌握程度:
滚瓜烂熟,如果说20年后回首小学你还记得努力学过的东西,那么必须就是拼音。 无论是背诵、默写、如何打乱顺序,都能马上反应过来。必须要你的孩子用最大的努力全部记下来,对的,就是记忆力,就是考你的记忆力,最基础的学习,没有任何捷径可言。 对于学习拼音,我从自己的经历和教育我孩子的经历而言,什么巧妙的方法,都不如死记硬背,你要知道,人类的能够学习是因为从有记忆力开始的,先忘记所有的想象力吧,这个是基础中的基础。读、背、默写,坚持几个月,学习语文基础中的基础,地基中的地基,就是这个。先记住,再谈其他。 五笔打字都落后了,如果你不背诵这个,迟早也要背诵五笔字根,何苦呢。最起码这个通过了,看音写字,看字读音,对于阅读,对于以后学习多音字和查字典有百利而无一害,特别是上了初中、高中,看似拼音没有用处,其实对于一些阅读,特别是古文的诗词、歧义的句子等等,多读几次,就能够体会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效果,所以有人读书读上瘾,觉得妙不可言,有人味同爵蜡,为啥?有时候,并不是什么性格使然,我天生不是这个料,而是从最基础的拼音开始,你的基础已经不够牢固了,但是很多人不会发现这么一点。 还有就是对于以后的词语学习,句子的理解,如何阅读,如何用不同的语气,不同的重读和轻读音节,产生不同的意思,甚至作文写作都会有几大的帮助。为什么小孩子越上高年级就越跟不上,其他所谓的专家说的五花八门,其实问题就在基础,基础好了,学什么都容易,基础不好,什么学习方法都是屁话。 所以上到三年级、四年级,甚至五年级开始就觉得吃力的,因为基础不牢固。语文其实就是学习阅读和写作,对字、词的理解和运用。只要多读,坚持多读,甚至坚持多写,就没有学不好的,这就是早读的原因,而不是用早读为了过渡上课的时间,早读比上课更重要,特别是对于学习语言文字来说。因为上课讲的都是知识点,助于你的理解,但是你要能够理解是你因为你理解了,是不是很拗口?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我们一些文字的精髓,如何理解,多读!如何才能够读?学好拼音! |
|
3、重要程度:五颗星,极度重要。
一年级语文,如果你只学好一个,那么必须是拼音,因为 过了一年级,甚至过了一年级上学期,小孩子就不会再有这么多时间去学习这个东西了,就算再次拿起书本,也不会有6岁小孩的记忆力,因为这个时候是一张白纸,一定要在白纸上留下最深刻的记忆。 |
|
二、 笔画:
1、 知识点: 啥是笔画?就是构成字的每一笔,还是不懂?那么我说几个,估计您就恍然大悟了,“一”(横)、“|”(竖)、“丿”(撇),“、”(点)……对的就是这些,语文书最后一页一般有这么一个表。不懂自己去百度。 2、掌握的要点和程度: 如果单从考试出发,那么就要知道老师说的“横折弯钩”、“竖折折钩”、“撇折”这些笔画怎么写。 如果从认字角度出发,我认为一般大概了解就好了,不需要真的背得滚瓜烂熟。当然,你孩子可以做到,最好,做不到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,毕竟,只要会写字,这些问题就不大,但是如果想考高分,针对一年级的考试,那么掌握还是必须的。 但是这个真不影响以后的学习(不是指考试,是指以后的高年级语文学习),因为这个本身就是为了方便不会写字的人,了解和知道如何写一个中文字的,中文字就由什么构成的,否则就好像我们看韩文一样,鬼画符,当然,我们身处这个中文环境,从小到大的接触,这些不了解,不影响你的写字,至于字写得好不好看,会不会写作,和这个真没多大关系。 当然,若果以后你需要学习书法,要在汉字研究上下功夫,那么这个和下面讲的部首和笔顺,都是你关注的重点。毕竟中文是象形文字,不是字母文字,这个和掌握26个英文字母有本质的区别。 3、重要程度: 对于一年级的考试来说,也是重点中的重点,五颗星。对于以后的学习,我认为只可以勉强打上两颗星。了解就好。 |
|
三、部首:
1、知识点: 让小孩子继续对汉字加深了解,笔画是根本,然后就是偏旁部首了。啥是偏旁部首?草字头、提手旁、土字旁、三点水、两点水、木字旁…………不懂就去百度吧。这个除了了解部首的读法,还有就是对字的结构做了定型,顺便也会教上下结构、左右结构、内外结构、独体字。 2、掌握程度: 其实嘛,这些也是为了方便你写字,这些学习为了解决我国的文盲率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,可见在基础学习中的地位不一般。但是经过这几十年来的教育,现在不认字的,估计没有了吧? 所以,在一年级上半学期的考试和测验,你会经常见到有这么几道题:这个字有多少画?部首是什么?结构是什么?第几笔是什么?恩,所以对于考试而已,笔画、部首、结构、笔顺,你都必须要非常了解和掌握,这样孩子才会考上一百分。如果孩子对这些,实在搞不清楚,那么也不要强迫太厉害了,毕竟,会写字才是第一要点,至于这个字的部首是啥?第几笔是啥?是什么结构?做对了,证明孩子掌握了这些知识点。做错了,也没啥大不了的,考大学不考这个(偷笑)。对于以后工作或者专业知识的学习,更加是没点鸟用(啥?你的专业工作是汉字研究所?你要编写现代汉语词典?好吧,这句话当我没说) 3、重要程度: 从考试角度和知识点编排上面看,和笔画、笔顺一个级别。熟料掌握。五颗星。那如果你孩子实在不行,考试总是80分以下(一年级80分以下,问题挺严重了,说明有知识点漏了,掌握不好了。我孩子说了,一年级80,二年级70,三年级60,到了四年级就不及格了,所以一年级尽量往高分拿),如果经常拿40、50分的孩子,也不要着急,先学好拼音,这个认字多了,就会明白,因为字每天都写,拼音可不是每天能够学习的,虽然,你每天读书,这可不担保你读正确了,就算你读正确了,也不保证你写对了。 |
|
四、笔顺:
1、知识点: 所谓笔顺,笔画的顺序,就是下笔的顺序,嗯,是的,说完了,笔画、部首,那么就要开始下笔了,你知道一个字如何构成,那么你知道这个字如何写吗?第一笔是啥?最后一笔是啥?中间的如何写? 其实如果你说,我不按照书本的笔顺写,也能写得很好看。确实,这个也没错,其实有时候写毛笔字,或者写不同的字体,下笔的顺序也可能有所不同,所以,从实用性来说,这个基础的知识点并不是很重要。 但是,一个小孩子,或者说从零开始写中文的人,知道一定的笔顺,有一定的规矩,肯定是可以帮助他们很好的写出一个汉字的。这也是我们这几十年的基础教育为了扫盲而产生的结果。让不会写字的人学会写字。现在看来好像很可笑,但是回到50、60年前,会写字已经是很了不起了,特别是奶奶级或者太奶奶级的前辈,会写字就算知识分子了,毕竟那时候写字没有这么多正规的基础,让你了解如何写出一个汉字。 好了,那么如何下笔?基本口诀:先上后下,从左到右,先里后外。但是你们知道“火”字的下笔顺序吗?很多人都会错,不懂请百度。 其实执着于这种笔顺的,只有一年级上学期的考试卷而已。为的是孩子写好字,从小养成好习惯,一些生僻的字如何写,自己自由发挥就行了。这个知识点不影响高年级的学习,也就是高年级学习不好,基础不牢固,这个就不要回来复习这个了。那些知识点肯定不会从这个基础延伸出去的。 2、掌握程度: 针对这个基础的知识点,想要考试拿满分数,请熟练掌握每篇课文最后的生字的笔画顺序,这个在低年级的语文书,在以认识字为主要目的的书本一般都会有详细的笔画顺序的。作为基础知识点,需要很熟练掌握。 特别是在平常观察小孩子写字,或者在家听作业中,发现写错了顺序,先不要大惊小怪,其实很正常,告知一下,让小孩看书本纠正就行,然后再明确一下先上后下,从左到右等的顺序就好了。 如果你的教育方法明确,知道这个对以后的学习帮助不大,但是对按照笔画查字典帮助比较大,或者如果你说,我一般用拼音查。但是有些字你需要查出读音,那么按照部首查,那么就显示出来笔画顺序的重要了,毕竟要查出一个不知道读音的字,熟悉偏旁部首,知道笔顺,是很有帮助的。但是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,好像也显得不是很重要了。所以,还是建议会认、读、写就行了,一般了解吧。 |
|
拼音、笔画、部首、笔顺。四大模块,基本涵盖了读和写了。知道如何读,知道如何写,那么可以说,你的小孩子已经学会写字了。以后的知识点就是从这四大金刚延伸出去的。字都看不到,写不了,其他就不用说了。所以,先总结一下吧。
读:拼音---用拼音查字典---多音字和一音多字-----重读音节、轻读音节----有感情的朗读---不同语境的语气----不同语境语气有不同的意思----读懂别人的文章----写出自己的文章 写:笔画、部首、笔顺----用这些组合查字典----了解字和词的意思----在这个基础上了解汉字的形成,所谓象形文字,反过来有助于你对写一个字的理解-----反义词----同义词-----有助于对某个场景对某个词语的理解----不同场景的应用---更好的阅读理解-----更好的创作文章。 字----词----句----文。语文就是这么一个学习的流程,当然中间还有各种各样的知识点插入,有些是有益的帮助,有些是站在纯学术研究上的定义等等。以后慢慢再说。 所以,这这个基础知识点,你孩子学好,还是学不好,掌握了,还是没掌握,读到高年级跟不上,为什么会这样,可以先发现问题,然后再查找问题,然后再补缺。 语言文字就是多读多写,这个是结果。一年级的基础学习就是为了这个结果而存在的,你要多读,首先你要会读,你要多写,首先你要会写。 |
|
我可以说,若果掌握了以上四大金刚,在一年级考试,不可能不及格了。想要高分,还需要以下的几个知识点。
|
|
欢迎楼主老师!
|
|
© 2017-2018 51cnc.net